模具沖壓報告 篇1

一、實驗目的

1.觀察試件在V形彎曲時的回彈現象,并掌握測定彎曲回彈角的方法;

2.研究彎曲件材質和彎曲變形程度對回彈值的影響;

3.分析控制彎曲回彈量的方法

二、實驗材料、工具及儀器設備

1.試樣:Q235鋼板、08鋼板、H62黃銅板各10個,厚度分別為、、;

2.模具:實驗用彎曲模一副(見圖)、不同直徑的沖頭、r為、、、、、、、的九個90°凸模和一個局部凸起的90°凸模;

3.工具:螺絲刀一把,測量用角度尺一副。

4.設備:160KN開式壓力機一臺,500KN手動螺旋壓力機一臺。

三、實驗內容

彎曲工藝中的回彈,直接影響了彎曲件的尺寸精度,因此,研究影響彎曲回彈的因素對保證彎曲質量有著重要意義。

自由彎曲時的回彈角計算公式為:△α=2mσsrα/Et,即影響回彈的因素有以下幾點:

1. 材料的機械性能:彎曲件回彈角的大小與材料的屈服強度σs成正比,與彈性模量E成反比。材料屈服強度和硬度模數m愈大,回彈角愈大;材料的彈性模量愈大,回彈角愈小。

2. 相對彎曲半徑r/t:在工藝上,彎曲件的變形程度與相對彎曲半徑r/t來表示,r/t愈小,彎曲變形程度愈大,回彈角愈??;即回彈角的大小與r/t值成正比;

3. 彎曲中心角α:α表達了彎曲變形區的大小,彎曲中心角愈大,所代表的變形區也愈大,積累的回彈量也愈多,回彈角愈大。

采用一套凸模易于更換的彎曲模。配有一系列具有不同凸模圓角半徑的凸模,其中包括一個制成局部凸起的凸模,其圓角半徑與諸凸模中的一個相同。制備一批具有不同材料、相同厚度和相同材料、不同厚度的彎曲件毛坯。用這些毛坯在沖模上依次等換凸模進行彎曲實驗,就可以測算出以下幾組數據:①相同材料、不同變形程度時的彎曲回彈角(包括相同厚度、不同凸模圓角半徑和相同圓角半徑、不同厚度兩種情況)。②不同材料在同一變形程度時的彎曲回彈角。③局部凸起的凸模與相應的普通凸模所形成的不同的回彈角。

通過對實驗數據的分析,可以了解機械性能σs/E和彎曲變形程度r/t對彎曲回彈的影響情況,并可以找出各種材料的彎曲回彈值最小時的最佳變形程度,以及使用局部凸起的凸模減小回彈的良好效果。如果材料的厚度選擇合適,還可觀察到當彎曲變形程度超過材料的極限變形程度,即r/t

四、實驗步驟

1.檢查試驗設備和模具能否進行正常工作。

2.調整壓力機連桿長度,使凸模和凹模間的間隙為。

3.依次更換不同r的凸模進行實。每更換一個凸模,對厚度為的Q235鋼板、Q8鋼板和黃銅板各沖一個試樣,用角度尺測量每個彎曲件的彎曲角,算出回彈角的值,記入實驗數據表的相應位置。

4.重新調整壓力機連桿,使凸模和凹模之間的間隙為。依次更換不同r的凸模進行實驗,每更換一個凸模,對厚度為的Q235鋼板沖一試樣,測算出回彈角的大小,記入表的相應位置。

5.調整凸模與凹模的間隙為對厚度為的Q235鋼板重復上述實驗,記錄測算結果,填入表1-1表中

表1-1實驗數據表

五、實驗報告要求

1.分析產生彎曲回彈的機理,闡明正負回彈產生的原因。

2.根據實驗所得數據,做出不同材料的r/t-△α曲線。

3. 分析實驗中所反映出的材質和變形程度對回彈的影響情況,指出實驗所用各材料的最佳變形程度,比較局部凸起與具有不同r的普通凸模,對不同試件沖壓所得出的回彈值的差別。

4. 根據影響回彈值的諸因素,簡述減少回彈的措施。

模具沖壓報告 篇2

1.首先了解各沖模的總體結構,仔細觀察各零件的位置和相互關系;

2.將模具上、下模分離,觀察各部分的結構組成及凸、凹模固定方法;

3.分別拆開模具的上、下兩部分,弄清楚模具六大部件的零件組成,測繪各零件圖,并畫出各零件圖草圖。在拆裝過程中,要記清楚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,以便重新裝配。

4.按拆開順序還原,重裝模具;

5.畫出模具總裝圖草圖,并標明各零件名稱;

6.查找各零件的技術要求,完整標示零件圖;

7.采用計算機輔助設計,在計算機上繪制模具零件圖,并組裝出模具總裝圖。

注意:實驗中,留心不要損壞模具零件,尤其是凸、凹模刃口要注意保護。在重新裝配前,各零件要擦拭干凈。

模具沖壓報告 篇3

一、實驗目的

1.學習了解確定板料脹形性能的實驗方法;

2.了解杯突實驗機的構造及操作過程。

二、實驗材料、工具及儀器設備

1.材料:08、H62、AL板材

規格:80*80*1

2.工具:杯突實驗模具、SR10沖頭、直徑為Φ27mm的凹模、孔徑為Φ33mm的凹模墊板

3.設備:BT-6型杯突實驗機一臺。

三、實驗內容

在杯突實驗機上用SR10沖頭向夾緊于環形凹模內的試樣施加壓力,直至產生微裂紋為止。讀出此時沖頭的壓入深度,該深度值反映了板材在脹形成形時的沖壓性能。

四、實驗步驟

1.首先將手柄轉到“反”和“慢”的位置上;

2.在試樣和沖頭接觸的一面和沖頭球面上涂一層潤滑油;

3.夾緊試樣,壓邊力控制在2KN左右;

4.將手柄轉到“正”,并逐步轉動調速手柄向“快”移,速度在10mm/min,在接近破裂時降速,見裂紋即停機,讀出儀表盤讀數值,并記錄杯突深度、最大沖壓力和壓邊力;

5.手柄轉到“反”,啟動按鈕,取出試樣。

五、實驗報告

1.簡述杯突深度值與板料沖壓成形性能的關系;

2.實驗體會。

模具沖壓報告 篇4

1.典型沖壓模具:簡單模、復合模、連續模若干副;

2.測量工具:、游標卡尺、鋼皮尺、角尺等;

3.實驗工具:活絡扳手、內六角扳手、手錘、螺絲刀、銅棒等;

4.計算機若干臺。

模具沖壓報告 篇5

1.結合所學的專業知識,了解典型模具的結構和工作原理;

2.認識模具上各零件的名稱,了解其作用;

3.熟悉沖壓模具安裝和調試過程;

4.了解模具總裝圖的畫法,零件圖的設計及模具材料、熱處理工藝的確定;

5.應用計算機應用軟件,繪各副制模具零件圖,并進行總裝圖裝配。

模具沖壓報告 篇6

1.在計算機上繪制出所測繪的各副模具的零件圖,要求按標準標注尺寸及形位公差、模具材料、表面粗糙度、熱處理工藝;

2.在計算機上組裝出各副沖模的總裝圖,并標出模具全部零件的名稱;

3.說明所繪制的模具的工作原理及實驗體會。